社工站建设一年•经验丨长春双阳“333”模式推动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阅读量:432   发布时间:2021-12-5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下辖四街三镇一乡,总人口33.6万人。自乡镇(街道)社工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启动以来,双阳区按照省民政厅和长春市民政局总体部署,把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载体、创新社会治理的抓手和深化为民服务的平台,突出“三化推动”、坚持“三能并举”、强化“三项功能”,打造“333”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三级社工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成立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个、乡镇社工站8个、村社工点70个。

突出“三化推动”,打造社工服务平台“一张网络”

双阳区按照《吉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设立工作方案》通知要求,抢抓试点机遇、整合域内资源、统筹谋划推动,集全区之力推进社工站建设。

(一)系统化谋划。双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工站建设,成立双阳区民政社工服务领导小组,由民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区民政局始终站在前位谋划推动,加大工作推力,针对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先后6次召开全局会议集体研究会诊把脉,5 次召开乡镇(街道)负责人协调会、汇报会、培训会,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双阳区还注重坚持党建引领、政策协同、合力共建,既有效整合局机关内部科室人员和政策资源,又注重把政府部门、爱心企业、专家团队、社会资源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培育社工组织,形成全区“一盘棋”抓社工站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场地、有资金、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和统一站点标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文化展示的“五有三统一”标准,双阳区整合区财政资金、社会救助资金、爱心企业捐助等多渠道资金,投入近500万元建设社工服务平台。目前,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面积超700平方米、乡镇社工站最大面积达120平方米,涵盖个案工作室、社工工作室、服务大厅等功能区,镇街社工服务平台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并投入运营。

(三)规范化管理。制定下发《双阳区社会工作服务站设立工作方案》,对社工站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实施步骤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建设有方向、推进有遵循。建立《双阳区社会工作管理制度》《双阳区社会工作人员守则》等制度,明确人员管理、志愿者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确保社工站规范高效运转。

平湖街道社工站社工为儿童送去学习用品

坚持“三能并举”,建强社会工作“一支队伍”

 “三位一体”培育社工组织和专业队伍,区社工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区社会工作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协调指导和督导评估;乡镇社工站负责设计并实施社工项目、开展专业服务;村社工点负责开展探访关爱、结对帮扶服务。为保障工作有力开展,双阳区从三个方面抓起。

(一)配强人员。双阳区整合原有民政人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等,打造一支有情怀、懂专业、善服务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区有社工73人,其中区社工服务指导中心配备5名社工,每个乡镇社工站配备3—5名社工,每个村社工点2名工作人员。在薪酬方面,区、乡社工工资每月2700元,村社工点工作人员区财政列支资金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的补贴。

(二)专业督导。为弥补社工人才支持不足的短板,双阳区依托吉林省民政厅社工督导专家团队,在长春知名社工机构和高校选聘5名督导签订服务协议,组建了双阳督导专家团队,目前已开展督导服务20余次。采取“个别化督导+集中督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社工站建设运营、需求排查探访、需求分析评估、服务项目申报实施、社工考试培训辅导等授课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严格考评。采取本级自评、上级考评、群众参评等方式,按照“优好差”三个等级开展服务考评,每季度进行一次,并将全年综合考评结果作为社工人员评优评先依据。目前,全区评出优秀社工10名。下步计划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优秀案例、优秀社工进行表彰奖励,激励社工高效开展服务。

强化“三项功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双阳区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社工站提升民政工作经办能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做好扶弱帮困基础服务三项功能,把其打造成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坚固堡垒,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

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社工站重点围绕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事业、社会事务、社区治理五类服务内容,建立主动发现需求机制,深入基层摸排调研,了解群众多样化的现实需求,通过主动服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目前,社工累计深入村居调研86次、需求摸排8372人,均已建立问题需求台账。

二是变一般服务为专业服务。目前乡镇(街道)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完成行政工作,很少再有精力开展服务。社工站则发挥服务特长,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社工所能,聚焦“一老一小一难”等特殊群体,设计申报一批助老服务、扶弱帮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服务项目。目前双阳区已经申报实施项目29个,受益群众1300余人。

三是变单独服务为链接服务。双阳区将社工站服务与政府部门购买服务、社会企业慈善捐助、爱心人士志愿服务等有效衔接,绘制资源图、建立台账薄,有效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将社工服务与双阳区“1+3+X”全国典型基层治理模式(“1”是一个“支部建在屯上”的党组织网络,“3”是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委员3名实职委员组成的核心团队,“X”是由若干名热心公益事业、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种养大户等志愿者)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支42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实现了服务群众、基层治理多方共赢。

虽然双阳区社工站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讲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统筹体制内外政策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必须坚持群众主体,凝聚、带动起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自己做主,确保社工服务具有不竭动力;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在工作思路、理念、方法上推陈出新,回应群众新期待,主动扛起职责,打造质量过硬的双阳社工站。

作者:孙桂荣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