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阅读量:407   发布时间:2022-9-17

文/安徽大学 徐华


随着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成和运行,一个相应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对于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来说,督导如何开展?


所谓督导,包括两方面:一是“督”,即监督、督促;二是“导”,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社工所从事的具体服务活动的业务指导或引导,二是对从事服务活动的社工本身的心理疏导或压力缓解。在机构模式下,“督”和“导”是合一的,即机构自身拥有或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来对机构内的社工进行督导,这种督导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是点对面的。而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尤其是在政府直聘情况下,“督”和“导”则是分离的。由于是政府直聘,因此,对于社工的“督”肯定由政府部门掌握和施行,这也是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主要管理内容之一。那么,“导”由谁执行?如果说,在外包模式下,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的“督”,是由政府部门和运营机构共同进行,而“导”则仍然可以由运营机构来承担,那么,在直聘模式下,“导”又该由谁来负责并开展?答案有三种:


一,还是由政府部门自己直接来做。这显然不可能。作为聘用方,政府部门只负责管理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运行和社工的招录,以及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工的考评,至于服务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社工的个体心理和情绪状态疏导,则属于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内部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政府部门没有必要直接参与。


二,既然如此,是否可以由社会工作服务站自己来做?在笔者看来,要想完全做到这一点,也很难。社会工作服务站人数较少、事务又多,就现实角度而言,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开展一些集体研讨和交流就已经很不错了,指望社会工作服务站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内导”,恐难实现。而且,社会工作的“导”,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重要构成和体现,对于“导者”和“导”的过程均有着严格要求和相当高的标准,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


三,因此,一个看起来似乎比较可行的方案就是,由社会工作服务站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来对社工定期开展“导”。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思路。但关键问题  在于,从哪聘请?笔者认为,路径无外乎三条:


其一,从高校聘请。但高校教师大多从事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并无实操经验,因此,可能更多地只能从宏观层面和宽泛意义上来进行“导”,而无法针对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的具体问题,无法解决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对于“导”的实际需求。而且,高校教师本身也有工作、也很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难以保证“导”的长期性、及时性、持续性方面要求,而长期性、及时性、持续性,又是达成“导”之稳定性与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和根本基础。


其二,从外地聘请。不仅成本较高,频繁聘请开支较大,同时,外地督导来了,由于时间有限,更多地只能进行点对面式的“群导”,效果究竟如何亦难把握,至于点对点式的密切和及时跟进,则无从谈起。


其三,从本地(所属县或所属市)聘请。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导”的稳定性。但问题是,县里或市里有那么多的专业督导人员吗?实际上,不要说在县里,就是在很多市里,社工专业督导人员也是稀缺资源,更不用说高水平的社工专业督导人员了。这些督导人员,满足机构自身或县里、市里的社工督导需求尚且自顾不暇,又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再深入和细致地去“导”乡镇社工服务站社工呢?


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对于“导”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供给却存在着严重不足,供需之间呈现出巨大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待并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就只能仅靠自己来摸索,而无法得到来自于“导”的支持,时间久了,笔者担心社工会越来越依赖于个体自身经验,与此同时,专业性则不断消退,最终变成一个完全的“经验型社工”,变成自己曾经“鄙视”的样子。另一方面,长期无法得到来自于“导”的支持,社工的心理和压力无法获得有效疏导和及时缓解、释放,也会导致社工更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增加其离职流失的可能性,甚至出现个体意外状况。


最后,笔者还想再说两点:


一是在研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发达地区视角”。发达地区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值得充分参考、借鉴和吸收,但也绝不能简单地照搬照套、拿来就用。因为,发达地区的某些优势和条件,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都含有很强的“独具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甚至不可能拥有的。


二是在研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假设视角”。例如,认为可以先把人招进来,然后再通过系统性的督导,提升在站社工的素质、能力及水平。这话当然没错,对于督导力量雄厚、督导水平较高和督导制度较为成熟的地区来说,也没问题。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假设视角”。因为,这种视角忽略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前提,即:先要有督导者,然后才有督导。事实上,对于多数地方来说,连督导者本身都很匮乏,面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对于督导的广泛需求,又将如何开展督导?


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督导者,是要符合一定标准、达到一定要求的,不是任何人只要想当,便能随意当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才能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督导者,不断充实和壮大督导者队伍,为在站社工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更好地提升服务供给的水准与质量,也是摆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和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