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深圳】深圳社工之二:深圳社会工作的复合式服务探索之路

阅读量:491   发布时间:2017-9-23

社会工作在我国以“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主要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实现。深圳社会工作自2007 年开展试点以来,至今走过了十年的探索路程,十年来,深圳通过“岗位购买”“项目购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购买”三种方式, 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划分出了深圳社会工作服务的三大类别:岗位服务、项目服务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这三种服务形式各有优劣、相互补充,形成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复合式服务模式。


岗位模式起步,为社会工作破冰

岗位购买模式是指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将社工派驻到各领域、各系统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或社区内开展服务。在发展社会工作之初,深圳曾就选择“岗位起步” 还是效仿上海模式(以“项目起步”) 进行了充分讨论,但为迅速、有效地打开社会工作的发展局面,深圳最终确定了首先开发社工岗位,设定岗位要求,统一服务价格,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

2007 7 月,深圳市民政系统以每名社工每年6 万元的经费标准, 向鹏星、社联2 家社会工作机构购买了第一批33 名岗位社工,派驻在市救助站、市福利中心、市老龄办等11 个民政系统的基层单位。2008 2 月、10 月,深圳市民政局继续分两批共购买469 名岗位社工,并将派驻部门拓展至司法、教育、残障、禁毒、信访、医务等领域。2009 年, 深圳新增215 个社工岗位,主要分布在区级服务单位,同时社工岗位的经费标准提升至每年6.6 万元。2010 年,深圳社工岗位新增400 个, 购买经费增长至每年7 万元……

由于发展初期社会工作在深圳基本上为空白,社会各界对社工几乎一无所知,社会服务职能和资源主要掌握在各系统的政府部门中, 而通过岗位派驻的方式,将社工嵌入到各个系统、部门中,使各方直接地接触社工服务,便迅速地提高了各个领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春雨”) 33 名司法社工,被派驻至各街道的司法所中,协助司法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开展偏差认知及行为矫正、自我效能提升、普法宣传、前置矫正介入等服务,不仅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融入社会,还简化了矫正服务的转介程序, 实现了矫正工作的无缝对接,得到了各区司法局、各街道司法所的高度认可。通过在各个司法岗位的服务,春雨的社工们迅速融入到司法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岗位社工亦是如此。

虽然岗位派驻模式在发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不断发展, 岗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社会工作机构对社工管理缺乏主动权、社会工作机构着眼于规模扩张而忽视专业能力建设、社工面临多头管理和身份困扰、社工缺乏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等。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社工的行政化现象, 由于社会工作属于新兴行业,大部分用人单位无法理解社工的专业职责, 而要求社工承担单位内过多的行政性工作,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工的专业性,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资源造成浪费,同时也使社工在工作中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造成了社工人才的流失,使社会工作面临异化的困境。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岗位模式不足的项目服务模式便引起了更多业内人士的重视。

“岗位为主、项目为辅”,探索服务互补机制

由于岗位服务存在着以上提及的不足之处,所以几乎在岗位模式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开展了对项目购买模式的探索。2007 年,深圳市妇联开展了49个“阳光妈妈”服务项目,并于2008 年初创办了3 个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深圳市福利中心开展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项目,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工服务, 这两个项目是深圳社会工作项目服务的开始。继而,深圳鼓励社会工作机构自主进行项目研发,通过向福彩公益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资金等申请及寻求其他社会资源支持等渠道来获得资助,推动各服务领域项目的实施,并逐步探索建立社工服务项目的设计、运营及评估机制。

2009 年,深圳首次开展了公益项目电视大赛,促进社工服务项目获取社会资金支持,2009 年至2011 年的三届公益项目大赛共吸纳社会资金908 万元,其中,获得资助的社工服务项目达70 余个,包含外来女工服务、跨境学童服务、灾区来深建设者服务等。2012 年,项目大赛发展成为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并连续举办5 届,逐渐成为了社工服务项目获取社会资助及社会关注的重要平台。

相对于岗位服务以人员设置为基础、工作指标不清晰、岗位单一分散致使服务被割裂等情况而言, 项目服务则针对特定服务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并集合社工团队力量, 制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专业社工服务来满足服务需求的项目方案,实现社工专业服务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使服务更具针对性、整体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如融雪盛平社工开展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与社工服务项目”,就采取了“临终关怀+ 器官捐献+ 社会工作+ 殡葬服务” 的综合服务模式,由数名社工组成项目团队,为丧亲家属提供善别辅导及殡葬服务指引,为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与辅导服务,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咨询与引导服务等,服务全面、多元、有效,该项目连续3 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资助,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虽然项目服务有其优势所在, 但也存在资助资金不稳定、项目运营周期短、经费拨付滞后等“硬伤”, 因此,在度过社会工作的“破冰” 期后,深圳便建立起了以岗位购买为主、项目购买为补充的社工服务购买机制,实现了“岗位服务+ 项目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两者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发挥联动效应。如由春暖社工服务的龙岗区中医院, 在有4 名岗位社工的基础上,经过在服务中发掘服务需求,春暖社工们又在医院中自主开发了“健康资源服务中心”项目,与岗位社工共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救助资源链接、病友组织孵化等服务,为病患者搭建一站式健康生活服务平台,使岗位服务与项目服务得到了有机结合。

“岗位+项目+社区服务中心”, 复合模式驱动社会工作前行

虽然“岗位+ 项目”的互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毕竟未能有效地使社会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社工服务局限于残障、医务、禁毒、司法矫正、信访、人民调解等特殊领域,而未能广泛地被公众认知及获得社会认可。2011 年起,为了推动社会工作向实体化发展,深圳借鉴香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模式,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到2016 年初,深圳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670 家,实现了“一社区一中心”的全覆盖。每个中心整合党群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家园网等众多功能,设置34 名社工及2 名行政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展综合型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社工服务有效地实现了实体化,为项目服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成为了联动岗位服务的枢纽。如由鹏星社工运营的东乐社区服务中心,在开展常规服务中根据各类居民的服务需求,开发了老年领域的“常青树”项目、儿童青少年领域的“UP !星少年”夏令营项目、义工领域的“小雨滴” 项目、妇女家庭领域的“纤手妈妈” 工作室等近10 个项目,其中“纤手妈妈”项目主要针对社区就业困难的妇女,通过引进妇联、就业困难援助中心等资源,帮助其实现自主就业,该项目获得深圳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并在“大爱罗湖”社企结对帮扶项目中获得政府和企业资助, 使项目持续运作三年。同时,东乐社区社工还联合学校等领域的岗位社工,开展基层劳动者关爱等服务, 真正实现了岗位、项目和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联合推进。

如果说,2007 年至2011 年的前五年是深圳社会工作的试点及初步探索期,那么2012 年至2017 年的后五年,则是深圳社会工作形成复合式服务模式、逐渐走出成熟发展路径的突破创新期。在这十年里, 岗位社工数量有条不紊地持续增加, 并扩展了企业、民营医院、军队、少数民族和宗教等新领域;项目服务因“民生微实事”的实施,使小而精的社工项目在各社区“遍地开花”,同时各区的扶持资金、各个基金会等也为项目申报提供了更多资源与渠道;社区服务中心因全覆盖的实现及资源平台的搭建,使社工服务由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向普惠型服务过渡,在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社会工作重要渠道的同时,也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大幅度地向社区服务中心转移,而2016 年,社区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更使社工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展,资源得到了丰富,从而逐渐成为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主要途径。

截至2017 7 月,深圳共有岗位社工2100 余人,项目社工900 余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2500 余人。“岗位+ 项目+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种服务模式紧密联动、相互作用,成为了驱动深圳社会工作前行的内在动力。但同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模式中存在的服务标准和人员配置的一元化,招投标频繁对机构服务延续性和人员稳定性的影响,更名“党群”后行政性工作对专业服务“侵蚀”等问题仍然存在。相信随着深圳社会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将不断得到升级完善,为解决现存问题及推动本土社会工作探索更优化的实践路径提供更好的范式。(文/王冠)


社会工作在我国以“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主要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实现。深圳社会工作自2007 年开展试点以来,至今走过了十年的探索路程,十年来,深圳通过“岗位购买”“项目购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购买”三种方式, 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划分出了深圳社会工作服务的三大类别:岗位服务、项目服务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这三种服务形式各有优劣、相互补充,形成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复合式服务模式。


岗位模式起步,为社会工作破冰

岗位购买模式是指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将社工派驻到各领域、各系统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或社区内开展服务。在发展社会工作之初,深圳曾就选择“岗位起步” 还是效仿上海模式(以“项目起步”) 进行了充分讨论,但为迅速、有效地打开社会工作的发展局面,深圳最终确定了首先开发社工岗位,设定岗位要求,统一服务价格,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

2007 7 月,深圳市民政系统以每名社工每年6 万元的经费标准, 向鹏星、社联2 家社会工作机构购买了第一批33 名岗位社工,派驻在市救助站、市福利中心、市老龄办等11 个民政系统的基层单位。2008 2 月、10 月,深圳市民政局继续分两批共购买469 名岗位社工,并将派驻部门拓展至司法、教育、残障、禁毒、信访、医务等领域。2009 年, 深圳新增215 个社工岗位,主要分布在区级服务单位,同时社工岗位的经费标准提升至每年6.6 万元。2010 年,深圳社工岗位新增400 个, 购买经费增长至每年7 万元……

由于发展初期社会工作在深圳基本上为空白,社会各界对社工几乎一无所知,社会服务职能和资源主要掌握在各系统的政府部门中, 而通过岗位派驻的方式,将社工嵌入到各个系统、部门中,使各方直接地接触社工服务,便迅速地提高了各个领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春雨”) 33 名司法社工,被派驻至各街道的司法所中,协助司法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开展偏差认知及行为矫正、自我效能提升、普法宣传、前置矫正介入等服务,不仅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融入社会,还简化了矫正服务的转介程序, 实现了矫正工作的无缝对接,得到了各区司法局、各街道司法所的高度认可。通过在各个司法岗位的服务,春雨的社工们迅速融入到司法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岗位社工亦是如此。

虽然岗位派驻模式在发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不断发展, 岗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社会工作机构对社工管理缺乏主动权、社会工作机构着眼于规模扩张而忽视专业能力建设、社工面临多头管理和身份困扰、社工缺乏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等。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社工的行政化现象, 由于社会工作属于新兴行业,大部分用人单位无法理解社工的专业职责, 而要求社工承担单位内过多的行政性工作,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工的专业性,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资源造成浪费,同时也使社工在工作中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造成了社工人才的流失,使社会工作面临异化的困境。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岗位模式不足的项目服务模式便引起了更多业内人士的重视。

“岗位为主、项目为辅”,探索服务互补机制

由于岗位服务存在着以上提及的不足之处,所以几乎在岗位模式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开展了对项目购买模式的探索。2007 年,深圳市妇联开展了49个“阳光妈妈”服务项目,并于2008 年初创办了3 个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深圳市福利中心开展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项目,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工服务, 这两个项目是深圳社会工作项目服务的开始。继而,深圳鼓励社会工作机构自主进行项目研发,通过向福彩公益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资金等申请及寻求其他社会资源支持等渠道来获得资助,推动各服务领域项目的实施,并逐步探索建立社工服务项目的设计、运营及评估机制。

2009 年,深圳首次开展了公益项目电视大赛,促进社工服务项目获取社会资金支持,2009 年至2011 年的三届公益项目大赛共吸纳社会资金908 万元,其中,获得资助的社工服务项目达70 余个,包含外来女工服务、跨境学童服务、灾区来深建设者服务等。2012 年,项目大赛发展成为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并连续举办5 届,逐渐成为了社工服务项目获取社会资助及社会关注的重要平台。

相对于岗位服务以人员设置为基础、工作指标不清晰、岗位单一分散致使服务被割裂等情况而言, 项目服务则针对特定服务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并集合社工团队力量, 制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专业社工服务来满足服务需求的项目方案,实现社工专业服务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使服务更具针对性、整体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如融雪盛平社工开展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与社工服务项目”,就采取了“临终关怀+ 器官捐献+ 社会工作+ 殡葬服务” 的综合服务模式,由数名社工组成项目团队,为丧亲家属提供善别辅导及殡葬服务指引,为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与辅导服务,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咨询与引导服务等,服务全面、多元、有效,该项目连续3 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资助,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虽然项目服务有其优势所在, 但也存在资助资金不稳定、项目运营周期短、经费拨付滞后等“硬伤”, 因此,在度过社会工作的“破冰” 期后,深圳便建立起了以岗位购买为主、项目购买为补充的社工服务购买机制,实现了“岗位服务+ 项目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两者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发挥联动效应。如由春暖社工服务的龙岗区中医院, 在有4 名岗位社工的基础上,经过在服务中发掘服务需求,春暖社工们又在医院中自主开发了“健康资源服务中心”项目,与岗位社工共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救助资源链接、病友组织孵化等服务,为病患者搭建一站式健康生活服务平台,使岗位服务与项目服务得到了有机结合。

“岗位+项目+社区服务中心”, 复合模式驱动社会工作前行

虽然“岗位+ 项目”的互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毕竟未能有效地使社会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社工服务局限于残障、医务、禁毒、司法矫正、信访、人民调解等特殊领域,而未能广泛地被公众认知及获得社会认可。2011 年起,为了推动社会工作向实体化发展,深圳借鉴香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模式,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到2016 年初,深圳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670 家,实现了“一社区一中心”的全覆盖。每个中心整合党群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家园网等众多功能,设置34 名社工及2 名行政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展综合型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社工服务有效地实现了实体化,为项目服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成为了联动岗位服务的枢纽。如由鹏星社工运营的东乐社区服务中心,在开展常规服务中根据各类居民的服务需求,开发了老年领域的“常青树”项目、儿童青少年领域的“UP !星少年”夏令营项目、义工领域的“小雨滴” 项目、妇女家庭领域的“纤手妈妈” 工作室等近10 个项目,其中“纤手妈妈”项目主要针对社区就业困难的妇女,通过引进妇联、就业困难援助中心等资源,帮助其实现自主就业,该项目获得深圳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并在“大爱罗湖”社企结对帮扶项目中获得政府和企业资助, 使项目持续运作三年。同时,东乐社区社工还联合学校等领域的岗位社工,开展基层劳动者关爱等服务, 真正实现了岗位、项目和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联合推进。

如果说,2007 年至2011 年的前五年是深圳社会工作的试点及初步探索期,那么2012 年至2017 年的后五年,则是深圳社会工作形成复合式服务模式、逐渐走出成熟发展路径的突破创新期。在这十年里, 岗位社工数量有条不紊地持续增加, 并扩展了企业、民营医院、军队、少数民族和宗教等新领域;项目服务因“民生微实事”的实施,使小而精的社工项目在各社区“遍地开花”,同时各区的扶持资金、各个基金会等也为项目申报提供了更多资源与渠道;社区服务中心因全覆盖的实现及资源平台的搭建,使社工服务由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向普惠型服务过渡,在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社会工作重要渠道的同时,也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大幅度地向社区服务中心转移,而2016 年,社区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更使社工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展,资源得到了丰富,从而逐渐成为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主要途径。

截至2017 7 月,深圳共有岗位社工2100 余人,项目社工900 余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2500 余人。“岗位+ 项目+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种服务模式紧密联动、相互作用,成为了驱动深圳社会工作前行的内在动力。但同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模式中存在的服务标准和人员配置的一元化,招投标频繁对机构服务延续性和人员稳定性的影响,更名“党群”后行政性工作对专业服务“侵蚀”等问题仍然存在。相信随着深圳社会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将不断得到升级完善,为解决现存问题及推动本土社会工作探索更优化的实践路径提供更好的范式。(文/王冠)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