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社工,为民族地区教育送去希望

阅读量:478   发布时间:2019-5-24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东乡族主要聚居的地方,西北民歌“花儿”的故乡,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人用“这是一群大山坐在一起开会的地方”来形容东乡县的地形地貌。甘肃兴邦社会工作中心(以下简称“兴邦”)于2014年起,积极响应当地政府控辍保学的号召,选派专业社会工作者扎根在东乡县深耕细作,逐渐形成了“驻校社工+女童助学+教师培训”的民族地区驻校社工的教育扶贫模式。

驻校社工,陪伴支持每一位孩子成长

兴邦于2014年申请到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留守儿童关爱项目。通过需求评估、走访调研,兴邦将项目落地到东乡县大树乡,由此开始了农村驻校之旅。兴邦理事长摆生义对5年前的一幕幕记忆犹新,“启动仪式时,适逢一场暴雨,山村泥土道路被毁,进山困难,我们束手无策。幸亏黄家村村主任黄文信带着一位村民开着三马子(一种农用车)来接我们。一边用铁锹填坑修路,一边开动三马子,6里山路,且修路且前行,整整花了4个小时,路的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等我们一行6人到村里时,许多人惊出一身冷汗。”

兴邦社工就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开始了驻校社工陪伴成长项目,利用课余时间,与学校文化课教学形成互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比如通过开展一系列兴趣类的艺术课程、素质拓展、个案服务、小组及社区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师生及亲子关系,帮助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生如夏花之绚烂”主题夏令营已成为驻校社工的品牌活动。每年暑假,兴邦社工都会组织东乡大树学区的学生来到兰州,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海洋馆、大学校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让孩子们感知外面的世界,学会坐公共交通工具,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体验城市生活。“我们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通过努力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家乡。”驻校社工南丽强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对接基金会资源,每年定期在全学区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带他们去南京、洛阳、西安等地开展夏令营活动,这对孩子们有很深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一辈子”。

兴邦社工还先后对接政府、社会等各类资源,在东乡县大树学区开展一系列基础建设,修建水窖、粉刷教室、改造厕所、修缮洗澡间、配备体育设施、开展校园硬化等,改善当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今,3公里的山路已硬化,路边的绿化杨柳树木郁郁葱葱;政府帮助村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盖了新房;黄家小学低矮的教室也由平房变成了一座漂亮的二层楼;村委会老房子也变成了二层楼,门前还有一个花园广场,增添了很多健身器材。村民们喜在心里,高兴洋溢在脸上。

自2014年至今,兴邦在东乡县大树学区开展的驻校社工项目已覆盖了全学区10所小学,先后开展了驻校社工、基础建设等20余个项目,总资金300余万元,受益1.5万人次。东乡大树学区团结小学校长刘玉强说:“驻校社工链接外面的资源为学校修建蓄水池,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外面的很多人都在关注东乡的教育。社工们的精神感染了师生,给学校的教学、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帮助很大”。

女童助学,改变一个家庭影响三代人

据调研,由于上学晚、语言不通等原因,东乡的孩子接受教育普遍较晚,尤其女童因年龄、照顾弟妹和经济等问题影响接受教育,其中经济条件是影响家庭对待女童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兴邦社工积极响应当地政府“控辍保学”号召,即时开展了东乡女童助学计划,通过网络众筹、链接社会资源、申请项目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女童。2017年7月,兴邦社工开始在东乡县大树学区的10所学校进行走访,了解当地女童的家庭状况,和学校老师一起动员辍学女童返校。通过与教育部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多次沟通,确定将90名因家庭贫困无法完成学业的女童列为首批资助对象,帮助她们完成学业。2018年,兴邦社工继续开展了女童助学计划,并将规模扩大至东乡的大树和大塬两个学区,资助的女童也增至140名。

“社工在东乡驻校,为的是造就一个‘不一样的我们’,给我们资助、发助学金只是一个仪式,更多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让我懂得了,在这个时代我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将来为家乡做贡献。”大树乡团结小学六年级的受助女童梅花这样说。

“社工的家访可帮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女童助学计划帮助女童提升上学的信心,也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让家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支持女童上学。”大树中心小学的苗玉蕊老师说。

15岁的晓慧在家里排行老大,家里的大小琐事常常要她操心。因为常年干家务,她的那双手粗糙得与年龄不相符。由于家庭条件所限,父母不想让晓慧继续读书。得知此情况,女童资助计划的社工通过家访将她确定为资助对象。一开始晓慧的父母对读书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够,通过社工的多次劝说,同意了晓慧上学的事情,也开始关心晓慧的学习了。

海山是土生土长的东乡孩子,家里除了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外,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没有劳动力,一家人的生活在本就荒凉的地方更艰难。海山本不在女童助学计划的范围内,但考虑到他是孤儿且学习优秀刻苦,因此成为该计划唯一的“例外”。海山上了初中以后,爷爷鼓励他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出人头地。

教师培训,优秀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希望

2018年起,除了驻校社工、女童助学、基础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继续开展外,兴邦社工还将目光投到乡村教师这一群体,开展了“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大树学区乡村教师培训计划”。项目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引进“教育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主人翁意识,参与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提升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当年9月,兴邦社工与当地教育局共同主办了“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东乡县教师培训”,来自东乡县大树、汪集和龙泉学区的47名教师参加培训;同年12月又举办了优秀实践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有200名乡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有150份实践教学案例参与评选,兴邦社工整理印刷了东乡县第一期实践教学优秀案例集。目前,东乡县建立了一个专门培训教师的培训者团队,培训团队由大树学区的3名骨干教师、2名师范大学的老师和1名兴邦的社工共同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兴邦社工也建立了长效的跟进机制,对女童定期家访、对所在学校和老师进行回访,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状况;采取“先考勤,后发助学金”方式,鼓励和督促家长及时送孩子入学;定期召开家长会、女童线下交流会,搭建女童、家长、老师与社工的交流沟通机制。兴邦社工还把一部分女童及家长发展成了项目的志愿者,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影响和改变周围的家长。

从学生个人、学生家庭、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所在社区五个层面进行改变,也许这个改变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兴邦人将继续坚守在东乡这片热土上,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助力当地的教育扶贫。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