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期盼建议

阅读量:1004   发布时间:2021-6-21

兰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期盼建议

   截止2019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73.2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0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综合施策,改革创新,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基本建立了“市级监管中心、区县运营中心、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三级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市级成立养老服务运营中心负责监管,区县成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调度管理,街道和社区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基本服务,居家信息平台数据库入库特殊困难老年人达10万人,服务人数33.63万人,年服务400万人次,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776个,其中城市249个,农村527个,覆盖率分别达58.2% 和72.2%;备案管理各类养老机构32家,其中公办17家,民办15家,三大养老体系日益完善。同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养老服务和安全评估、养老服务标准化等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探索创新,推进居家社区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强化设施制度建设,累计投入2.24亿元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制度建设,其中:争取中央专项试点资金5410万元并全部拨付到区县,支持城关区建成了综合养老体验中心,支持七里河、西固和安宁等区县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7000多万元,用于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等项目。配套市级福彩和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居家社区养老平台建设运营、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宣传以及“以奖代补” 等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全市统一的“幸福兰州·为老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市级平台与省中心的数据共享、与市相关部门的数据迁移、与区县的数据互通,入库老人近43万人,服务派单数据达14万条,年服务人数33.83万人,年服务400万人次,实现了线上接单和线下服务的养老服务有效结合。围绕职业素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考核、标准规范等内容,开展线上培训18期,培训1.2万人次,此外,通过数据核查、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区县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服务进行监督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在优化为老服务项目、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监管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三是坚持政策引导,推动运营主体多元化。依托软硬件环境较好的社区养老服务阵地,打造“幸福兰州·为老驿站”,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设、运营和管理为老服务驿站,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初步探索出了社区自营、社工服务、企业连锁、机构延伸、物业拓展和农村互助6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并在全市推广。6类运营主体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以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的为老服务项目,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运行机制。此外,为改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运营程度不高的问题,出台了运营补贴,指导各区县按照“以奖代补,绩效考核”原则落实补贴,支持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涌现出了城关区渭源路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临夏路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七里河区银滩花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安宁区培黎街道向阳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等一批省级示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二)注重提质增效,促进养老机构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一是先后争取资金4.3亿元,兴建了一批高标准、示范性养老机构项目。投入9349万元,建成运营了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投入2.93亿元,建成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并按照“医养结合,公建民营”运营;投入1850万元,实施完成了市老年公寓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投入2590.06万元,新建市老年公寓西站分院;新增高质量、高标准养老机构床位1500余张。二是支持全市福利院、敬老院提升改造。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百院万床”和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支持市社会福利院、皋兰县社会福利院、永登县社会福利院、红古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实施了“百院万床”计划和维修改造,支持新建和改造榆中县甘草店敬老院、北山敬老院、夏官营敬老院、七里河区敬老服务中心等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推进敬老院法人登记,法人登记率达100%,提升农村敬老院护理能力,按标准设置护理型床位,提高农村养老设施服务水平。三是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积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对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115项具体指标、55项基础性指标,特别是28项重大风险隐患指标,在全市持续开展了“清零”整改和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实施了养老机构微型消防站配备、“互联网+明厨亮灶”、养老服务和安全评估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大赛等促进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的项目,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

(三)加大政府补贴,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在自有用地新建养老机构的每张床位给予1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租赁的给予5000元补贴,累计补贴6家机构800余万元。二是出台了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对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根据入住老年人能力情况每人每月给予100至300元运营补贴,累计补贴资金1500余万元。三是贯彻落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补贴,给予城市机构3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年2万元运营补贴;农村机构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年1万元运营补贴,累计配套市级资金2000余万元。四是建立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和赔付制度。为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补贴,累计赔付5440件2583万元,受到了老年人及家属的广泛好评。五是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对经济困难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100元的养老服务,按照“先服务,后补贴”的原则,由养老企业或机构提供服务,服务3300人累计补贴1200万元。六是贯彻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综合和雇主责任保险。为全市养老机构每年购买综合责任保险,为养老从业人员每年购买雇主责任保险,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应对风险能力,市级配套累计补贴100万元,保险赔付达到150多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发展还不够均衡,特别是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依然突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具体表现为:一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不充分。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个同步”尚未实现,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受场地限制,建设难度较大,发展空间有限;二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不够。因前期土地、建设和租房等投入较大,投入回报周期长,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信心不足,积极性不够;三是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养老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有待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存在用人难,留人难,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三、期盼建议

(一)推进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和配建工作。针对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建议国家和省上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和改造,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和民政部门出台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个同步”细则和办法,由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移交工作,由民政部门指导区县做好移交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管理,确保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于养老服务。

(二)推进养老服务从业和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

针对养老服务从业和护理员短缺的问题,建议国家和省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从业和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人社部门、民政部门联合建立养老服务从业和护理人员培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出台养老护理岗位补贴制度,吸引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为养老服务发展储备人才,逐步解决养老服务领域人才不足的问题。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