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丨加强社工站建设、尽快建立未保站......代表委员建议速览

阅读量:986   发布时间:2022-3-10

全国政协委员陈百灵: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帮扶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具有重要作用。

“以广东为例,广东2021年实现了全省社工站100%全覆盖,并计划2022年底全省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用2年时间打造一支近3万人的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全省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对广东省的社工站建设大加赞赏。但是她在调研中也发现,当前,虽说各地普遍明确了社工站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但不同地区的认知度、了解度不同,有的乡镇和街道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不到位,影响了社工站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

此外,社工站建设还面临着可承接社工站运行的社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以及社工站运行标准、管理规范亟待完善和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社工站应有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因此,要加强系统培训,加大对社会工作和社工职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各级各部门对社工站功能角色定位和建设意义的认知。”陈百灵建议,要通过社工站建设,融合社会组织、社工、社区、社会慈善力量、社会志愿者各方力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关爱儿童、残障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服务效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社工这个“职业”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可。

“社工站的可持续运营发展,需要相关人才为支撑,因此急需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其专业服务技能。”陈百灵建议,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大力实施社工人才培养计划和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新入职社工、一线社工、社工机构负责人、项目主管、本土社工督导等,分类分层次开设培训内容。并且要深入研究解决社工流失率偏高问题,出台相关政策,使社工收入与社会需求和自身贡献相匹配,增强社会福利保障;完善社会评价,全力提升社工的职业荣誉感,增强其归属感,留住社工人才、稳定社工队伍。

此外,陈百灵还提出要完善扶持政策,在负责社工站运行的社会服务机构发展过程中,及时给予其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这些社会服务机构在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要规范社会服务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使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本土实务技能,为承接社工站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陈百灵建议,要借鉴广东经验,将社工站建设和社工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明确购买服务主体、购买方式、服务内容、资金使用管理方法等,在服务定位、提供、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统筹调配。同时,大力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公益慈善力量投向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共同推进社工站建设。(中国社会报 周冉冉)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谈未成年人保护:迈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

作为基层治理单元和万千家庭栖息地的社区,如何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张其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山集团董事长郭文圣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赵国祥建议,社区尽快建立集心理辅导、文体运动、兴趣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发展中心,设立由民警、律师、心理咨询师以及社工师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配备能胜任信息员、联络员、宣讲员和代办员角色的儿童主任。同时,吸纳党政机关干部等作为志愿者,向未成年人提供爱心助学、临时陪护、安全教育等帮助和服务。“社区还可以加强与学校、医院、少年宫等单位的合作,并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让他们在结对帮扶、维护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赵国祥说。

“社区要激发驻区企业参与未保的社会责任感,”郭文圣说,“社区可以为企业提供文体活动场地、宣传推广服务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形成互惠互利。”

郭文圣认为,社区最熟悉了解生活在其中的未成年人,有利于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他建议,社区进一步强化网格管理,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情报网”,做到未成年人“险情”早发现。“如果未成年人出现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社区不但可以通过文体活动帮助其释放心情,还可以通过模拟体验帮助其构建理性思维世界,更可以引导其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未成年人获得价值感。”郭文圣说。赵国祥也建议,社区应根据监护人情绪管理能力、生计维持能力等因素,对辖区内未成年人生存状况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走访,做到早预警、早干预。

张其成和郭文圣都认为,社区(村)可以定期请专家为家长讲课,教授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或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研讨会,推进家教家风建设。张其成指出,社区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做好家长教育,让家长明白,家风与家长的格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针对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焦虑、退缩、自卑等问题,流动儿童常面临父母关爱、养育、监护不足等问题,赵国祥强调,保护的关键在于改善未成年人的心理环境。社区首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提升家长教育技能,其次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认知水平,最后是构建基于社区的监护力量。

对于如何激发和维持社区群众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积极性,赵国祥建议,在完善困境儿童档案、提炼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增进爱心人士和困境儿童的情感联结。同时,大力宣传爱心人士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成效和事迹,通过典型引领作用,让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成为社区居民的时尚。 (中国社会报 孙彦川)


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健全安宁疗护制度 提升临终患者生命质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进入急速增长阶段,对疾病终末期的医疗照护需求也将飞速增长,家庭及社会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照护压力。

安宁疗护是由医生、护士、药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师、护理员、社工、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共同为疾病终末期患者临终前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的“五全”照顾服务,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让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仅凭个别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对这项工作的情怀来推进这项工作是不能持久的,也不利于建立完整的安宁疗护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看来,对安宁疗护工作,除了制定安宁疗护准入标准、服务规范和加强安宁疗护人才培养外,更重要是建立和完善安宁疗护的收费标准。

“通过对安宁疗护过程中特有的一些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制定出相关的收费项目目录,才能有力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陈乃科表示,纵观国内外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

在美国,当各项医疗措施已经无法有效控制疾病进程,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可以由患者及家属来选择是否采取安宁疗护的途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经过多年运行,相关统计分析证明该做法节约了大量国家医保经费,减轻了患者家属经济负担。

在国内,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上海成为全国唯一整体开展试点的地区。试点一年来,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基本建立起居家与病房相结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以上安宁疗护成功案例的背后,是以建立合理收费机制为重要基础的。有了合理的收费机制,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让各项服务开展的规范性有了管理抓手。”陈乃科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健全完善安宁疗护制度,扩展安宁疗护服务覆盖范围,争到2025年,大多数地区能够在县、乡两级规范化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病区或床位,每个县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最大程度提升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中国社会报 路建英)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