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下个案工作介入中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阅读量:1796   发布时间:2022-8-8

一、案例描述案主小李是某校初二学生,是同学朋友眼中的热心肠,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喜欢玩电子游戏,不爱学习,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梦想是以后去当兵;他学习成绩一般,学习起来也比较费力,最近他对学习的兴趣更差了,认为学习是被逼不得不做的事情,还说学习没用,不想上学了想出去打工赚钱。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小李的一个上届的学长初三没上完就辍学去附近的小工厂打工了,赚了点小钱,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在他的影响下,小李也不想继续上学了,想出去打工赚点钱花,连之前想去当兵的梦想也抛在脑后,小李母亲在家里比较强势,因为他学习问题很苦恼,没去细细的和儿子沟通,就想通过严加管教的方式来改善儿子的学习,反而引起小李的反感,小李反驳不过母亲,母子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二、问题分析1.学习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先是因为玩游戏不爱学习,后来又因为同伴辍学的影响,对学习愈加失去兴趣;2.认知问题:作为初中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反而认为学习是被逼不得不做的事,认为学习无用;3.学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小李开始受军旅电视剧的影响想去当兵,后来又在同伴的影响下想放弃学业去工厂打工,可见他对自己日后的学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4.母亲教育方式的问题:小李的母亲本身性格强势,盲目对小李的生活严加管教,导致母子关系变差。
三、需求分析1.改善认知的需求:小李认为学习是被逼无奈做的事,认为学习无用,不如出去打工,但他只是初中生,尚未成年,急需改善对于学习的错误认知;2.提升学习动力的需求:小李因为游戏和同伴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3.明确学业规划的需求:小李开始想去当兵,后来又在同伴的影响下想放弃学业打工,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对以后的规划不明确,才容易受外界影响,摇摆不定;4.改善与母亲之间关系的需求:母亲性格强势,缺少和儿子的沟通,只想通过严加管教让小李好好学习,导致母子关系变差。
四、理论支持本案例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进行介入,同时辅助以任务中心模式进一步解决案主的问题: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主):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为认知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小李不想上学,想出去打工,是因为他对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学习是逼不得已才错的事,认为学习无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善他对学习的错误认知,从思想上改变他对学习的看法,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任务中心模式(辅):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重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本案例中,在帮助案主解决对学习的错误认知这一主要问题以后,采用任务中心模式,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解决小李的学习动力、学业规划等问题。
五、服务目标和计划 
(一)总目标 改善案主对于学习的错误认知,提升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进母子关系向好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对案主进行认知重塑,通过对学习认知中的错误的辨认,帮助小李认识和改变头脑中对学习的非正确认知;2.与小李的老师沟通,在课上和课下及时给予小李鼓励,提升小李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让他不再排斥学习;3.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帮助小李明晰学业规划,不再轻易受外界影响;4.帮助服务对象调和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三)服务计划 1.首先,通过对话式提问和认知重塑,对小李在学习方面的错误认知进行揭示,让他认识到以往认为学习无用、学习是被逼无奈才做的事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帮助他改变头脑中对学习的错误认知,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2.其次,在改善了案主小李对学习的错误认知后,通过与其本人和老师沟通,帮助小李在课堂上认识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提升学习的动力;通过职业规划问卷等方式,帮助小李明确未来的学业规划;3.最后,帮助小李母亲看到儿子在学习上的正向改变以及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鼓励母亲用积极地方式和儿子沟通,协调母子关系。
六、具体介入过程
1.第一阶段(第1、2次会谈)
目标:全面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求,建立专业关系,改善案主对学习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内容:(1)社工与案主初步接触,向案主澄清保密的原则,获得案主的信任,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注意案主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营造宽松、信任的谈话氛围,赢得案主的信任,让案主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快速了解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在个案的初期,为全面了解案主的信息,分析问题成因,可通过和案主同学、老师、父母面谈的方式,深入全面的了解案主的目前面临的情况;
(2)通过采用对话式提问的方式调动案主对个案服务的好奇心,运用专注和倾听的技巧,引导案主说出整个问题事件;运用影响性技巧中的对质,以直接提问的方式让案主面对事件中行为和认识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你开始说想去当兵,刚才又说想去工厂打工,那么你有没有了解过这两个选择需要什么技能呢,你说读书无用,但目前如果不读书了你是否能达到这种要求呢?”,通过这种方式让案主意识到自己认识和行为的不一致,此时,把案主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引导案主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观念,并根据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差距,共同制订出改善的方案。
2.第二阶段(第3、4次会谈)
目标:帮助案主明确自身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内容:(1)案主对自身学业和职业规划尚不明晰,容易受外界影响,社工可运用自我披露的技巧,袒露自己在案主这个年龄段面临的同样学业迷茫的问题和自己当时处理问题的技巧;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让案主明确自己职业兴趣;根据案主的现实情况,运用建议的技巧适时地向案主提供改善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建设性意见;
(2)通过与案主的老师和同学沟通,请他们在学校对案主的学习加以帮助,案主之前不爱学习,是因为他在学习上获得的满足感低于游戏等其他事情,请老师在课堂上对案主适时提问,并对其回答加以鼓励,逐渐增强案主学习的满足感和动力;请班级内与案主关系好的成绩优异的同学,在学习技巧上加以辅导,逐步提高其学习成绩。
3.第三阶段(第5、6次会谈)
目标:帮助母亲看到案主在学习上的正向改变,使其认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足之处,改善母子关系。
内容:社工在此阶段可以开展针对母子二人的个案介入服务,设置生活中的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母亲和案主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体会自身做法的不足之处,引导双方做出改变。同时可以向母亲展示案主近期在学习上的进步,让她看到案主的积极改变,采用建议的工作技巧,建议母亲随着儿子的正向变化而变化,采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加强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4.第四阶段(第7次会谈)
目标:巩固已有的改变,培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此阶段是个案服务的后期,社工通过与案主和母亲三人共同面谈,了解母子双方近期的改变,帮助案主回顾其在学业规划和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并对进步加以肯定,引导案主诉说自身的想法,肯定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他树立日后解决类似问题的信心。
七、服务成效1.在社工的帮助下,小李成功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再排斥学习,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社工通过量表问卷的方法,帮助小李明晰了自己的职业倾向和学业规划,不再轻易受外界同伴的影响,学习生涯开始走上正轨。
3.小李与母亲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母亲逐渐愿意聆听小李的想法,教育方式有所转变,母子双方能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