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工专家
焦若水专栏|从基础能力看乡镇社工站督导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10/6 18:22:12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9月上刊

督导对于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有着重要作用。乡镇社工站既要关注众多社工“小白”的成长发展需要,又要推进社工体现出与基层社区工作者不同的专业服务能力,而这是当下许多地区社工站建设中的短板。在个体为本和治疗主义影响下,许多地方的社工督导被塑造成以教导者和专家的角色向一线社工教导“更高级的理论与方法”,但实际效果不佳。

实际上,社工是生活世界中的人,面临着日常生活世界和作为任务的生活世界的挑战。社工需要接受督导的并不是自己游刃有余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遇到挑战的作为任务的生活世界。督导正是要解决一线社工的这些问题,促进社工、服务对象、当地服务网络之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协助社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社工培养基础能力,这样才能使社工内化并实践“助人自助”理念。

一是发挥督导的支持功能。许多社工站在督导工作中强调工作任务与指标的完成,甚至直接由机构管理者担任督导角色。这类督导往往侧重发挥行政功能,导致一线社工仅生搬硬套地学会了一些技巧方法。还有一些地区热衷于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督导,教授一些理论方法,却难以解决教科书上不会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实际上,社会工作督导具有行政功能、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其关注点分别是被督导者组织管理上的障碍、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和情感方面的困难。而当前许多地区的社工站建设尚处于拓荒阶段,一些社工的基本保障甚至都面临挑战,此时若督导以专业权威姿态高谈社会工作创新和专业性,会让一线社工感到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督导首先应倾听社工的实际需求,给予情感上的支持,看到甚至发声去解决一些社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所谓“体制问题”,让社工看到希望和未来。

二是培养社工的基础能力。传统的督导强调理论、知识、技巧、方法、经验的传授,但将其内化为社工自身的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四川大学教授张威提出的“基础能力”社会工作理论将人的能力分为基础能力与实用能力,上述督导均可视为社工的实用能力。实用能力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具有有效性,但在遇到系统性问题和未知问题时会面临挑战。因此,督导要更关注社工的“基础能力”,即人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感知系统之间的对话和循环机制。督导的重点是基于社工的需求,激发其感知系统,培养社工在服务中观察、发现、思考和行动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应基于感知系统-新感受-新发现-行动-思考-掌握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事物-重建好奇心的逻辑展开督导,帮助社工探索自身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感知系统之间的对话和循环机制,使社工具有强大的系统思维能力,这样社工才有可能具有服务能力。

三是厘清社工站的服务定位。以乡镇(街道)为服务单元的社工站,与以往立足社区和特定人群开展的社工服务有很大区别。督导一方面要继续对社工在一线服务中的实务方法和技巧进行督导,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专业服务的“有为”;另一方面要帮助社工立足乡镇(街道)真正发挥作用,使其在基层治理体系中“有位”。所以,督导要帮助社工站厘清在不同层级不同维度服务中的定位,使社工站能够自觉地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催化剂”作用,从个体、家庭、团体、社会网络、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环境等多维度展开服务,从动员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入手,激活各类社会组织的效能,进而影响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使社工站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总之,实事求是地从现阶段社工站建设的特征出发开展督导,发挥支持功能帮助社工解决社工站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社工的基础能力,短期来看能有效提升社工站建设的专业水平,长期来看能够为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作者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民政部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甘肃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

王思斌专栏丨社会工作部成立后,如何开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新局面 2024-03-25
童敏:问题解决与自我成长——社会工作促使人们改变的两种方式 2024-03-10
王思斌:社区在“五社联动”中的意义和定位 2023-12-11
理性看现实,超前走半步 2023-10-29
任文启: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普遍性特殊性 2023-10-29
徐本亮:推动有效公益刻不容缓! 2023-06-19
追问“第三方评审”,你搞坏了多少个好项目? 2023-06-05
浅谈社会工作的“稳定性”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