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重点提出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社会心理服务是要解决社会心态所发生的问题,为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基础,为社会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也是更好的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心理需求却日渐凸显。无论是豆蔻、而立,还是不惑、古稀,每个年龄段的人群,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家庭冲突、校园欺凌、职场压力、婚恋矛盾,这些词汇随着科技媒体的发展,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议题。“抑郁”、“焦虑”、“社恐”、“emo”等等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尤其是经历过新冠疫情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不小的改变,这些矛盾冲突更显多发态势。
所谓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依托社区,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科学理论,组织社区居民通过谈心交流、社会交往、文体娱乐等活动,促进居民精神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培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生活工作关系;正确应对事业及生活压力;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等关系,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居民身心两方面疾病的目的。把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规划之中,把社区建成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第一阵地,是时代之需,也是居民期盼。
社区介入干预人们精神心理健康的水平能力,也是检验社区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人作为服务于街道社区的社工,将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个层面来谈谈如何推进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直接服务】:目前社区服务开展的多为文体便民、节日主题、志愿服务或培训讲座,也有一部分矛盾纠纷调解,而社区心理服务领域稍显空白。没有刚性的制度规范机制,缺乏专业人才和服务渠道,居民对精神心理服务接受度不高,都导致了社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很难有效开展。我们或许在制度层面较难做出贡献,但从细微工作着手,我们可做的却有很多。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心理服务方式与途径。社工一般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团体辅导和社区活动的方式为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包括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疏导解压、支持陪伴、危机介入、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教等服务,常见形式有:一对一心理咨询、多人团体咨询、心理解压活动、宣传讲座,以及个案、小组活动。通过以上服务可有效促进服务对象排解负面情绪,解决心理难题,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指数。
在开展心理咨询或个案时,要选用或链接有专业资质和经验的社工或心理咨询师,来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线上线下可以根据需求来结合进行;若社工的能力无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时,在征得服务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转介给更有能力的专业人士进行后续服务或者结束服务是较好的选择。
而开展团体咨询、解压活动或是小组时,在确认服务需求、服务目标后,可选择的服务主题与方式也有许多,如OH卡牌、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动治疗、静观解压、游戏团建等等,都是利用团体中产生的治疗性因素和支持性因素来帮助服务对象纾解压力、改善情绪,同时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强化其社会支持系统,使其身心得到放松。
【间接服务】:要扩大心理服务覆盖面,仅凭专业社工的力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如此庞大的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需要帮助社区搭建心理服务平台,挖掘居民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培养社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孵育心理服务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社区心理服务能力提升,夯实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将服务辐射到更多人群。
鼓励社区组建自己的心理服务小分队或心理工作室,建立规范的心理工作交流群及居民心理服务群,开通社区心理服务热线,都是常用的平台搭建方式。社工在开展心理服务时,可以将人才培养与之结合。除了为潜在人才队伍开展专业的心理服务理论与实务知识培训,还要注重实操演练。
如社工为居民开展活动时,招募志愿者进行活动协助,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活动方式,熟悉活动流程,体验活动成效。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其思考收获、总结经验。也可以引导社区效仿社工开展相似活动,社工进行专业督导。通过长期广泛的积累,探索有效可行的心理服务机制。社区不断拓宽、充实自身心理服务领域,才能推动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落实。
心理健康意识提升与服务推广是个长期的工程。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从上至下落实,也可以从下至上推动。社工应该积极运用专业力量,由浅入深地去促进心理服务的长期化、规范化、细致化开展,从而助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