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工实务
社工个案|一个人的黑夜(一)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10/6 17:29:16   来源: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张兴江
笔者与这位服务对象很早之前就有了联系,那时社工站刚刚落地社区,笔者在整理社区困难群体的资料时,就从其他人那边了解到了这位案主。
笔者所在的社工站成立之初,正值兰州市疫情形式严峻时期,社工站未开展任何正式服务就被迫转为线上工作,笔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和案主有了第一次正式联系。由于疫情原因,兰州市民政部门在疫情期间积极作为,向全市下发通知,推动全市社工站发挥相关职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价值及伦理,为服务对象提供以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为主的专业服务,为封控在家的居民提供帮助。民政部门针对目前兰州市疫情形式和社工站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要求社工站服务以电访形式进行。笔者所在的社工站收到通知后,收集整理所在社区资料,迅速筛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确定电访服务对象,将服务重点定位于社区残疾人群体,通过电访服务,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情况,明确需求,链接相关社区资源,为他们提供帮助。笔者与社区残联专干、社区工作人员多方讨论,在一百多位残疾人中,根据以往服务记录,重点确定必须服务对象50人,本次个案服务对象正在其中。
确定好服务对象后,笔者认真研习服务对象基本资料,深入了解本次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孟xx。笔者得知,孟xx双目失明,独居,无人照顾。笔者在看到这些信息时,立刻将其定位一个特殊的服务对象记录在案,在将大概情况了解之后,便开始进行电访。
电话是由笔者的同事打的,同事将这50人电话打完后,在和我交接资料时告诉我孟xx在疫情期间的相关情况,让我着重关注。我知道后,认真的观看了同事对其的电访内容,可以肯定的是,她确实双目失明,独居,无人照料。我当时心中有了很大的疑惑,一个双目失明,独居的老太太,她是怎样生活了20年?日常生活是怎么进行的?社区有没有帮助她?笔者看完资料,立刻与社区残联专干通了电话,认真详细的重新开始了解这位服务对象,我很想确定一件事,社区对其以往提供的帮助,能不能支撑案主独自生活。但是很遗憾,由于残联专干接手工作时间不长,没有案主详细的生活资料,也没有为案主以前提供服务的专业记录,这也是社区工作的特点,注重服务即时性,但是相对服务碎片化,缺乏专业服务记录。但是她异常肯定的对我说,电访上的内容是真实的,目前这位案主的基本生活就是如此,社区也希望社工站可以积极介入。笔者将这位特殊的服务对象确定为必须服务人员。
兰州市的疫情持续了很长时间,社工站的线下工作一直处于停滞期。见到孟xx,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兰州市疫情持续一个多月之后,形式有所好转,社工站也开始了线下工作。正值九月,笔者所在社工站第一工作安排,就是开始进社区走访入户电访过的困难群体。孟xx,是社工站走访的第一为服务对象,笔者与案主打电话约好走访时间,就开始了走访工作。
说真的,笔者在进入服务对象家中之前,都在被一个问题困扰,以案主的情况,她是怎么进行日常生活的?笔者来到服务对象的门口,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由于提前已经打过电话,笔者顺其自然的进到了服务对象的家中。笔者见到服务对象的第一眼,看到她的眼睛没有一点光亮,一片黑夜。她很清瘦,但是可以看到整个人的精神状况还算良好;笔者看到她的家里也很空旷,没有什么家具,就她一个人,冷冷清清,很安静,就像黑夜,只有一个人的黑夜。
笔者坐下后再次做了自我介绍,告知了走访的目的,澄清自己的身份,与对方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保证服务可以更好的进行。
真诚与尊重是打开心扉最好的方式。笔者恪守社会工作者应有的服务原则与价值理念。笔者与服务对象开始就疫情期间的生活入手,服务对象告诉笔者在疫情期间自己的生活情况,一个人无法买菜,没有东西吃,由于对环境不熟悉,也没有办法走出房门,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时常吃不上饭。笔者了解到,由于服务对象是从其他社区搬迁过来的,新社区不熟悉,原社区因为搬迁变动,服务无法延伸过来,导致在疫情期间,服务对象的生活更加困境。服务对象在与笔者交谈中,虽然是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服务对象语气平静,就是平静的叙述,没有抱怨情绪。笔者能够看到,这位案主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而在之后的服务中,也证实了笔者的这个猜测的正确性。笔者安静的倾听,笔者明白,案主目前最需要什么。服务对象将自己的基本情况详细的为笔者叙述了一下。笔者发现,服务对象头脑清醒,讲话逻辑严明,语气动作自然无比,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见识非凡。笔者从服务对象的见识入手,在充分肯定服务对象的能力后,询问她的以往生活。案主告诉笔者她是70年代的高中生,由于政策原因,没有读大学,但是读完了高中。笔者鼓励服务对象回忆以前,服务对象在回忆中,越来愈健谈,与笔者分享了很多趣事。
笔者趁机了解她的家庭情况,服务对象告知笔者自己独居的原因,儿子没在身边,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回家照顾自己,笔者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在说起自己儿子时,服务对象情绪变化剧烈;有一个孙子,在四川读书,疫情严重,很长时间没有回来,所有她一直一个人生活。笔者又与服务对象了解了她眼睛的情况。服务对象也没有避讳什么,将眼睛失明的情况详细告知了笔者,服务对象在说起家人为了治疗自己的眼睛辛苦奔波时,眼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可以看出,这件事在服务对象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服务对象的叙述,笔者了解到,她的眼睛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只能吃药保证基本的光影感。笔者与服务对象的访谈氛围良好,笔者能清楚的感觉到服务对象情绪良好,笔者在询问她要不要休息一会时,她果断拒绝。她说:“我一天休息的时间已经很长很长了,一个人实在是太孤单,只想有个人陪她说说话。”笔者无法感同身受,但是笔者能够想象,一个人的生命只有黑夜,从无白天,如果再剥夺她和人交往的权力,那真的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孤独。当服务对象在谈到孤独的话题时,眼泪更是没有停过,笔者默然,同时更加觉得,对她进行个案服务是必须且必要的。
笔者对服务对象一直有个疑问,她一个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她告诉笔者,这个年龄、这种情况,也没有多大的追求,就是随便吃点。她说,在刚搬来的时候,社区的物业有个小姑娘,得知她的情况后,会帮她买些半成品食物,她自己随便吃一些,一天也就过了;她的老乡也会抽时间过来,带她出门活动一下,给她买一周到两周的菜,带她去吃一点东西。笔者从服务对象那里得知,她的老乡是案主能正常生活最大的支持。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吃半成品,因为看不见,自己都是摸着取东西。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笔者,今天又没小心把水壶踢到了,烫到了自己的脚。笔者看着她,她说每一句话都带着笑容,就像在分享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没有任何的不满,没有任何的抱怨,她说的,就是她的生活,和千千万万人一样,就只是她的生活,只不过,她一直生活在黑夜中。
笔者在见到她、与她交流之后,更加明白,社会工作为什么会是一种双向治疗的专业。笔者能做的,就是与她一起,帮助她适应生活,重建支持网络,让她在黑夜中的生活,可以减少些磕磕绊绊。一个人的黑夜,不应该成为所有人的黑夜,社会工作无法直接给予她光明,至少可以陪伴她在黑夜中行走,这也更符合社会工作的本质,助人自助,同是,助人自助也助己成长。

本案中的案主是孟xx。通过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会谈,以及和社区残联专干会谈、了解到案主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拜访案主,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


个案服务
一、基本情况孟xx,女,1952年出生,现年70岁,高中毕业。由于疾病原因,双目失明已经有20年时间,眼睛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影,无法视物;家庭成员三个人,儿子因为某些事无法照料她,孙子在读大学,家中只有自己一人,独居。孟早年一直居住的社区,因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原因,异地搬迁安置,去了自己不熟悉的社区,原社区工作人员无法提供帮助与服务;疫情原因,导致照料问题更加严峻。
二、基本问题(1)生理方面:双目失明、年龄较大,有长久心脏病,一直服药;(2)心理方面:独居,无亲人在身边,缺乏陪伴,有失眠症状,有强烈的孤独感;(3)日常生活方面:无人照料、无法自己购买生活用品,无法离开家中活动;生活用品都有老乡和社区人员帮忙购买,无独立行动能力;(4)环境方面:搬离自己熟悉的社区,无法较快适应陌生环境,能够接受到的帮助有限;疫情原因,能够接受帮助困难增加。

三、需求评估

(1)日常生活方面:基本生活保障、社区照顾;

(2)情感支持方面:他人陪伴,情感支持;

(3)社会交往方面:基本社交与活动场所;

(4)心理方面:缓解案主孤独感、增强案主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

四、目的与目标设定

(1)服务目的:适应陌生环境,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2)服务目标:帮忙购买生活用品,保障基本生活;帮助服务对象与目前所在社区建立联系;联系志愿者,提供日常生活帮扶与情感陪伴;社工要进行心理疏导与情绪支持,减少服务对象的无力感;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可持续服务,打造新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介入策略

(1)直接介入:个案辅导

(2)间接介入:发动与案主有关的人员(老乡、邻居、物业等),为案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社区沟通,促进社区对案主提供可持续服务;链接志愿者资源,为案主提供生活照料与情感支持;向有关部门倡导,为案主争取更多的社区资源。

六、介入实施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依据服务对象的转变和需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在与行动系统合作中把握方向,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做好危机防御。

七、可行性评估

(1)提供服务的社工站有专业社工支持、有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督导,可以提供专业服务;

(2)社区提供社区资源,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社区有基本照顾的义务;

(3)服务对象本身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乐观,坚强,与社工配合度高,服务阻力小;

(4)服务对象本身具有一定的资源,服务对象的老乡一直在帮助服务对象购买生活用品、为服务对象提供陪伴;社区的物业人员也在对服务对象提供了一些帮助,原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在关注服务对象。

八、结果评估根据服务的进度以及服务对象的变化,用可视化的改变、可操作性的数据进行服务效果的评估,及时转变服务方式,巩固服务对象的良好改变,进行可持续性服务。服务在继续,期待好的转变。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助餐服务 2024-04-08
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保护协同联动机制 2024-04-08
企业社工案例 | “倒霉蛋”的人生也可以反转 2024-03-10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六地工作经验推介 2023-11-09
儿童小组案例 | 谈“性”色变?山区学生的性教育课程这样开展 2023-11-05
红哨子”、“小桔灯”......青岛拓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 2023-11-05
今日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2023-11-05
这儿的农村“孝老食堂”,免费背后的慈善运营模式 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