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工实务
社工的流失:原因及口号(余论)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5/9 17:57:32   来源:社工观察
学术研究应当研究的是真问题或真命题。以生育政策为例,随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关于如何促进生育,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作为社会性的话题,当然每个人都有参与并发表其个人观点和意见的权利,但是作为学术研究,在提出建议时,就应当仔细谨慎,立足于对基本事实的观察、了解和对基本逻辑的遵守。生育率的提高取决于生育意愿,而生育意愿的提升则不仅受政策因素影响,更受到现实因素考量和比较的制约。在每一次关于生育问题的公共讨论之下,都能看到大量的嘲讽、控诉和呼吁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来自中年一代对过往严厉的生育政策的记忆与不满,也来自于年轻一代对现实压力的真实感知和感受,同时还包含着对生育与养老之间关系的批判。这些声音似乎淹没了讨论本身,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屑和拒绝。

尤其是年轻一代,背负着最大的生育期许,但也面临着深刻的无能为力。因为学者们最终给出的建议,无论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还是希望延长产假、增加生育补贴等等措施,其本质都是功能性的。而影响生育的真正原因,则是结构性的,比如房价、医疗、教育以及工作内卷等等。对于这些结构性的问题,功能性的改变所能起到的作用实际只是微乎其微甚至微不足道。但学者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对于现状的描述、呈现或揭露往往滔滔不绝,而在如何解决上却要么轻描淡写、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有意忽略。因为其也非常清楚,功能性的改变更加轻松、也更易做到,而结构性的改变则常常由于涉及多方博弈和权衡,因此很难被真正实施。作为学术研究,应当在充分感知并深刻理解这种结构性压力,对于年轻一代生育观念、生育选择和生育行为的现实塑造的基础上,去努力推动作为压力之源的结构的改变,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那些如同“稻草人”一般的功能性面向,或批评年轻一代只顾自己享乐、缺乏对于社会的责任心。
一个简单的道理,居高不下的房价、日夜加班的工作状态、人满为患的岗位争夺压力,又怎会激发年轻一代对生育的向往和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生育策略乃是一种理性抉择,是个体和家庭面对现实生存压力时或主动或无奈的回应,是正常现象,也是常识和当然结果。这才是底层逻辑。只有承认这个底层逻辑,所有的探讨才有意义,而不至于落入无聊的皮毛之论。如果认为结构无法改变或一时难以改变,那就只能接受相应的结果。因为,结果是结构的逻辑必然产物,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结果。只要结构存在,其逻辑必然只会或只能导向如此结果。
这一点,有点类似当下的社会工作。当学者们在热情谈论并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描绘美丽前景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美丽图景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单就社会工作行业自身而言,包括:
•社工机构的良好发育和增长;•社工机构拥有良好的从业动机;•受过良好的专业培养和训练的人员作为行业主体;•即便是之前非专业出身的人员进入行业,也能得到充分培训,从而成长为专业人员;•行业人员队伍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这些都构成了实现行业美好图景的基本支撑,如果这些支撑变成流沙,高谈就会成为虚无,阔论就会沦为缥缈。但问题在于,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的似乎是相反的景象。因此,作为学术界,至少在当下,应当首先承认和正视这些事实的存在,并着力关注这些事实到底如何才能改变,而不是讳莫如深、刻意回避甚或选择性无视。因为只有承认并正视真实问题的存在,才有改变的可能和希望。许多地区的社会工作发育严重不足,行业自身鱼龙混杂、劣币驱逐良币,受过专业培养和训练的人员不愿进入行业,非专业出身的人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培养,员工收入长期处于偏低水平,人员流失率高企等等这些现象,已存在多年,究竟如何解决?在这些现象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结构性原因?如果学术界对这些面前的现实问题都装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顾对着西方的理论起舞,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又如何做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令研究更能贴近中国实践?艺术固然高于生活,但艺术首先来源于生活;理论固然高于实践,但理论首先来自于实践。没有广泛、丰富和厚重、扎实的实务作为基础和底蕴,又哪来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结构的荒原生长不出学术的百合。这些,同样也是底层逻辑。
实务不仅只是学术研究的“样本”,也是学术研究的根之所在。如果不能够帮助实务界摆脱面临的困境,而只是将之当做“把玩的样品”,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又能得出多少真正符合中国实践需要,兼具中国实践内涵、品质和理论特色的观点与主张?又如何与世界真正对话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归根结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型学科,务实是其本质属性和本质规定。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不是哲学家,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嫁接于中国实践并混合着自己的臆想,甚至试图以此规制甚或阉割实践的“套中人”。社会工作的研究需要想象力,但不是无视现实的想象力。不正视、不去深入探寻、呈现并推动改变困阻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性的雕琢便只是“螺狮壳里做道场”式的琐碎的枝节,无关乎大局、无关乎整体,对于社会工作的研究也就只是纯粹书斋里的、止步于小圈子之内的、自娱自乐式的精致。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助餐服务 2024-04-08
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保护协同联动机制 2024-04-08
企业社工案例 | “倒霉蛋”的人生也可以反转 2024-03-10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六地工作经验推介 2023-11-09
儿童小组案例 | 谈“性”色变?山区学生的性教育课程这样开展 2023-11-05
红哨子”、“小桔灯”......青岛拓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 2023-11-05
今日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2023-11-05
这儿的农村“孝老食堂”,免费背后的慈善运营模式 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