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为孩子们讲解稻谷知识。通讯员 邹露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民政局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6.79万人,占全市居民人口的比例为2.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13万人,2人获评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2人获评“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社会工作领域)”,1人荣获“重庆市杰出英才奖”,10人获评重庆市“最美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成为重庆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强化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队伍
十年来,重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多维发展。
形成立体培养模式,扩充人才存量。支持在渝高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形成大专、本科、硕士连贯完整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在渝10所高校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700余人,为社会工作发展储备了必要人才。建立市级、区县、镇街分级培养机制,广泛实施考前公益培训、一线社工实务培训、社工骨干培训、社会工作师高级研修培训和社会工作行政能力提升培训,将社会工作纳入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年均培训社会工作相关人员1万余人次,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机制建设。在全国率先创立社会工作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社会工作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4个考试等级,完善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体系。指导区县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工作相关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加快本辖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步伐。出台《重庆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推进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促进结构优化。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重庆英才计划”,组织实施“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社会工作领域)”评选。
社工教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通讯员 黄娴 摄
加强岗位开发,推进职业化进程
十年来,重庆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断升级拓面,为人才拓展“用武之地”。
有序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深入贯彻《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通过社区减负、职能转变、结构优化和岗位调整,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专职社区干部向社工岗位转化。
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渝中区、巴南区、南岸区已实现社区(村)社会工作室全覆盖。全市已建设区(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41个,覆盖率100%;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738个,覆盖率71.6%;村(社区)社会工作室6351个,覆盖率56.6%。三级服务平台累计开展个案服务3.3万个,走访38万户,组织社区活动1.3万场次,服务群众142万人次,有效回应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了群众个性化、专业化、深层次服务需求。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市共登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490家,成为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的重要平台。
积极创建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开展3批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创建活动,从民政服务机构、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或群团组织设立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实践园、服务中心、发展基地中评选创建了30个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搭建发展平台,推进社会工作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服务供给,形成本土化特色
十年来,重庆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更加重视需求导向,实现了融合发展。
以需求为根本,确定服务方向。结合重庆实际,市民政局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在群众急需的18个领域推进社会工作服务。
以项目为载体,推进服务开展。市民政局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市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争取市财政局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研究制定《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支持区县民政部门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汇聚多方力量。通过鼓励社工服务机构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支持在社区设立公益慈善基金、积极培育发展基层慈善组织,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服务项目等方式,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以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凝聚力量,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拓专业空间、拓展服务领域。(赵颖竹)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