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2021年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于10月17日进行。
题型和分值与2020年相比变化较大,由六道题变为四道题,题量减少。第一题为方案设计题,分值为20分;第二题、第三题为案例分析题,每题分值为25分;第四题为论述题,分值为30分。
第1题(20分):必答题:涉罪未成年人家长普遍存在对涉罪未成年的失望、否定态度,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同时感觉自身抬不起头等心理问题。
问题: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定义和内容。
2、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设计一个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写明每节的内容和程序。
主要考点:
认知行为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参考解析: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定义和内容。
1.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提出的。由于对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方法和行为治疗模式的不满,艾利斯开始尝试创立自己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的困扰。
1.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内容: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该趋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是发展出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则发展出不良的、非理性的生活方式。而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具体内容: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一般理论认为:A直接导致C,但本理论指出: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如果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三类型:
(1)绝对化: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
(2)普遍化:把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如经历几次失败之后,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笨;
(3)抽象化:把具体场景中得出的经验抽象为一般的准则,例如强调如果自己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自己。而判断理性与否的标准:面对客观刺激时产生的情绪与行为是健康的还是破坏性的。
2.小组名称:情绪你我他,理性重筑家
2.1小组目标:略。
2.2小组分目标:
(1)认识自身的情绪反应特点,梳理自身情绪反应带来的影响;
(2)反思自身情绪反应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
(3)建立或替换原有的非理性信念。
2.3小组成员:涉罪未成年人家长10名,他们普遍存在:对涉罪未成年的失望、否定态度,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同时感觉自身抬不起头等心理问题。
2.4小组节次:5次,1.5小时/次
2.5小组内设计:
第2题(25分):某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服务机构,小区老年人比例大,空巢、独居老人多,小区内上下水管道老化,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电动车充电设施缺乏等。受该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驻小区,采用社会策划模式执行服务方案。他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开展实地查看问题,拍摄小区老旧设施现状照片;
(2)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困难和感受;
(3)召开座谈会征集居民的看法和建议等。制定出了该小区的服务方案,得到街道的认可和财力支持。
问题:
1、阐述社会策划模式的定义和理论假设。
2、该机构运用了哪些收集资料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3、该机构在进入社区、策划和实施服务方案过程中如何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建立合作关系。
主要考点:
社区工作、社会策划模式、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老年社会工作。
参考解析:
1.阐述社会策划模式的定义和理论假设。
1.1社会计划也叫社会策划模式,是指在理性方法指导下,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在准确把握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宗旨、政策、资源的基础上,确立社区工作目标,并依循社区工作目标的引导下,从多个预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工作方案,然后结合社区需要,动员和分配资源,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状况随时修改计划,保障计划朝向预定目标前进,在工作结束时对计划执行情况加以总结和反思,最终解决社区问题。
1.2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
①对社区及社会构成的假设: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关于社区和社会的假设,是典型的系统功能主义的社会观。认为社区或社会系统是建立在个人之上,而又相对客观、独立的一个系统整体,有自己的边界,有自己的平衡机制,有自己的分化增长机制,各个子系统通过能量交换实现自己的功能。当有外部冲击的时候,会带来社会系统的失衡,但是系统会通过调整渐渐恢复平衡,并提升原来的系统平衡的水平。同时,其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即承认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应付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强调渐进式的策划。这种模式正视资源、权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承认政治因素随时可能影响清晰并有长远目标的计划。
②关于社区发展和变迁的假设:社会策划模式主张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掌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然后统一计划、管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或者说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和引导社会发展。其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到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即专门的计划者通过技术的运作,推动复杂的社区变迁。计划者设计各种计划与制度,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执行,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
③对个人及其个体行为动机的假设:在社会策划模式下,认为人都是理性的,人是理性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际关系一般都是理性选择的工具性交换关系。因此,人具有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人会在价值、利益等诱导下理性地追求个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增长,而且人必须进行管理和规范。这样才能带来社会的秩序和合力,否则人的理性自私的动机会带来社会的混乱和人际的冲突,甚至过激行为。因此,社会计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强调在进行选择与决定时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假设,运用连贯一致的决策标准,系统而详尽地考虑事实,用客观存在的缘由和逻辑去分析各个可行方案并估量其后果,最终作出理想的决定。
2.资料收集的方法
2.1观察法——开展实地查看问题,拍摄小区老旧设施现状照片。
优点:客观真实形象具体,且简便易行,可了解背景及事件的过程信息,可发现未报告的隐秘资料,丰富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和非参与观察。
不足:费时费力,难以控制具体情境,有些资料可遇而不可求。利用感觉器官收集资料,有时出现“观察者偏差”,不能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属于定性研究,应用范围有限。
2.2访谈法——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困难和感受。
优点:适于实地研究,尤其是个案研究。适应面广、弹性大,可以当面互动有利于发挥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变化也可及时回应,可获得较深入的资料。
不足:主观作用强、规模小,不便涉及敏感性问题。
2.3焦点小组——召开座谈会征集居民的看法和建议等。
优点:发挥团体动力,通过多层次互动,启发、补充、修正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不足:有群体压力,对敏感问题效果有限。对焦点控制技术有一定要求。
3.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与辖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居民团体等各种组织打交道,获取它们在政策、资金、场地、人力和舆论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解决社区的问题,满足社区的需求。强大而完整的社区支持网络是社会服务机构在社区中正常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与保障。
在互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在进入社区时:认识各类组织的性质、功能,自我推介组织的形象与定位,寻求合作空间与机会,保持持续性互动与联系。
3.2策划方案时:保持密切联系,激活与连接各类组织的资源及舆论支持,并寻求其持续性保障。
3.3实施服务时:调动各类组织的资源以服务社区,同时根据各类组织目的提供适当的满足,为持续性互惠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机构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需不断发展并维持稳定持续的组织网络。故社工要了解与不同的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准则和方法:①了解各类组织的性质与运作状况;②分析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把握组织间交往的准则(资源交换、权力依赖、授权关系等,关系不同,交往方式亦不同);③交往中的基本事项:保持求同存异、保持自身形象鲜明一致、保持频繁联系互动。
第3题(25分):某社工机构在村里支持下利用县里拨的资金修建老年人服务设施,满足村里老年人照顾需要,并募集到村里的企业老板捐款增建了几间房屋,解决了留守老人照顾问题,该片房屋获得“老人幸福苑”的称誉。联系红十字会进村开展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查体,讲授健康知识等。组织老年人建立互助小组,通过养鸡增加收入,闲余时间一起聊天。返乡青年人还为老年人演节目。机构还联系村里的妇联和老龄办等单位,成立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组织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等。
问题:
1、社会支持网络的定义和类型。
2、案例中社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方法和技巧。
3、从功能角度,社工为案例中的老人提供了哪些类型支持。
主要考点:
社会支持网络、老年社会工作。
参考解析:
1.社区支持网络定义与类型
社区网络中那些对个人具有正向支持功能的某些特质,即社区网络中可以提供实质的协助者,这种协助也是一种潜在社会网络的体现。社区支持网络分为一般的社区支持和特定的社区支持。
①一般社区支持:包括归属、接纳与关怀等,这些支持可以促进社区整合和情感支持,提供给社区居民以归属感和认同感。
②特定社区支持:包括尊重或鼓励、资讯和信息以及有形的物质支持等,这些支持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支持,当社区居民遭遇到某种特定的问题或需求时,可能希望获得这些特定的支持。
2.社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方法和技巧
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而社会工作者帮助居民发展社区支持网络是针对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策略。社区支持网络能够为个人提供情绪、尊严和互助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能够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助,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网络分析——社区组织及其可用资源分析
政府资金——养老设施、企业——房屋捐赠、红十字会——健康服务与教育、老人——经济发展与情感支持及志愿者服务、青年人——文艺志愿服务。现有网络的形态与功能分析,衡量现有网络的应用价值。即:网络形态分析(广度、强度)与网络功能分析(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
2.2发展自助小组——社区自有力量的激活(老人互助小组合作养鸡)
一群有共同需要、面临共同问题与困难的个人组成的小组,适用于由于个人因素或社会因素而处于困难地位的人群。困难人群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比较薄弱,自助小组很重要。
2.3挖掘与发展志愿者群体——老人志愿服务队、妇女志愿服务队
老人服务于老人,既是自助又是互助,同时还联系妇联进行相关志愿服务,发动自身潜力,凝聚社区力量。
3.社工为老人提供了如下支持:(从功能的角度分析)
①信息分享与知识提升;②经济生产与收入增加;③社区参与与志愿服务;④物资供给与需求解决。
第4题(30分):
1、阐述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措施。
2、个案管理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3、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职能是什么,举例说明社工站个案管理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主要考点:
社会工作的价值、个案管理、社会工作站。
参考解析:
1.阐述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措施。
1.1必要性与重要性
首先,从管理到治理与善治——思路的变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任务,为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指出了方向。
其次,治理——多重力量参与与激活。最后,社工参与社区治理的本质与核心:服务型治理。
其实质就是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建构良性秩序而实现的治理。
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反映在它的“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科学细致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高度参与的机制、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解决困难与个人成长的双重关怀、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双重改变等方面。
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力量的一种,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应该扮演积极和适宜的角色。
1.2措施与路径
第一,通过对困难群体的直接服务解决社会问题。
第二,通过政策性服务促进政策资源的使用。
第三,通过反映服务对象的诉求参与治理。
第四,通过政策倡导解决不合理的问题。
第五,通过服务增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第六,通过服务倡导和传播协同合作精神。
2.个案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2.1个案管理的内容
个案管理的定义与特点:一种提供服务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内容贯穿整个过程:
①个案需求评估:问题的复杂性与需求的多样性;
②个案管理服务计划:资源的丰富性与主体的多样性;
③服务计划的执行:资源管理、调动的复杂性、主体的网络搭建与激活;
④监督与评估:对象的多样性及指标的丰富性。
2.2个案管理的原则
①服务对象参与;
②服务评估;
③照顾协调;
④资源整合;
⑤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⑥服务的监督。
3.1 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统筹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度。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资金保障,统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建设、社会事务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及彩票公益金中用于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社会公益等支出资金,优先用于购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
镇街社工站的职能定位:“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重点保障数百万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统筹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2社工站工作方式:
①事务性岗位设在镇街社工站(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事务等,包括受理相关业务申请、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服务对象信息核对及管理等工作);
②服务性岗位设在村居社工点(识别服务对象、评估服务需求、统筹开展服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3.3社工站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
①服务全覆盖(将未纳入兜底民生保障网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进一步健全完善兜底民生服务对象台账);
②重构支持网络(持续提升自信心和生活动力);
③发展社会组织,激活社区参与(带领志愿者参与服务,链接整合社区公益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④案例分享:潮汕某镇街社工站案例:14岁少年和他残疾的父亲,房屋修补、偏差行为修正、家庭关系重建、就业机会寻找。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